
說起「TPS」(Temporary Protected Status,臨時保護身份),可能很多人都只是在移民新聞中聽說過。但對無數在美生活多年的移民家庭來說,這四個字母背後,是他們每天能否安心生活、合法工作甚至維持家庭團聚的全部保障。
就在上週,特朗普政府再度掀起波瀾,宣布終止多個國家的 TPS 身份保護資格,包括委內瑞拉、海地、尼加拉瓜和蘇丹等。這項政策預計將影響超過 33 萬人,其中不少人已在美國扎根多年,有的甚至在這裡組建家庭、撫養子女,如今卻突然面臨「被迫離境」的局面。
要理解這個決定的影響,我們先來回顧一下 TPS 制度的由來。TPS 起源於 1990 年的《移民法案》第 244 節(8 U.S.C. §1254a),最初是為了應對一些國家突發的戰爭、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事件,讓當時已在美國的該國公民可以暫時獲得合法身份與工作許可。換句話說,它本身就是一個「人道主義」救濟機制。
然而,TPS 一旦獲得,就成了雙刃劍。一方面,這個身份每 18 個月需要政府續簽一次,極具不確定性;另一方面,由於不屬於移民身份,TPS 本身不能自動轉綠卡、轉成其他簽證類別。這也就意味著,一旦「臨時保護」終止,這些持有者就面臨立刻失去工作許可、甚至被驅逐的風險。
這一點在 2025 年的這波政策調整中體現得尤為明顯。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(DHS)發布的公告,從 2025 年 7 月開始,委內瑞拉、尼加拉瓜等國將不再享有 TPS 保護,原持有者需要在生效日後 180 天內離境或調整身份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這一政策還伴隨著大規模執法計畫的公佈。國土安全部表示,將通過 ICE 啟動「優先執行」機制,對那些沒有身份、或身份已過期的 TPS 原持有者展開重點審查。我們不得不問:這些在美國生活 10 年、15 年甚至更久的人們,他們真的還能說走就走嗎?很多人有孩子在美國出生(即美籍),家人分佈在不同州,有的甚至是社區裡的教師、護士、消防員。他們的存在早已不僅是法律問題,更是家庭倫理與社會穩定的問題。
川普政府給出的理由是:「原來導致 TPS 設立的緊急狀況已不復存在」。但現實卻並非如此簡單。例如委內瑞拉目前的經濟通脹率仍高達 700%,民眾生活物資短缺、電力中斷頻發,聯合國人權專員辦公室 2024 年底才剛剛發布報告稱當地「仍處於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狀態」。在這種背景下終止保護,是否有違人道主義初衷?
很多人問:我還能留下來嗎?有沒有補救辦法?我們必須如實告知:根據現行法律,一旦 TPS 失效,除非能找到其他身份管道(例如婚姻綠卡、庇護、U 簽證、DACA 等),否則就屬於「無身份滯留」,將面臨被驅逐出境風險。
不過,仍有法律空間可以爭取。根據 2020 年之後的多個案例,只要能證明個人或家庭將因返回原籍國遭受嚴重困境或危險,可以嘗試申請如與美國公民結婚,或子女已年滿 21 歲,也可啟動親屬移民程序。
此外,還有一個重要提醒:TPS 終止前持有 EAD(工作許可)的,通常還能繼續使用該證件到其到期日。雇主不能以 TPS 終止為由強迫辭職或不續簽合約,若遭遇歧視可向 EEOC(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)或 DOL(美國勞工部)投訴。
這一次 TPS 取消,不只是對某些國家移民的「身份衝擊」,更預示著未來美國對待人道類非移民保護的整體趨緊。我們建議所有 TPS 持有者、及其家人立刻諮詢專業律師,評估是否具備身份轉換資格,準備好最壞的退路,同時爭取最好的結果。移民政策從來不是靜止的,它總是與政治、經濟、甚至國際關係息息相關。而在這樣的動盪中,法律不僅是風險的來源,更是解決問題的工具。我們希望,每一位身處美國的 TPS 家庭,都不要被「臨時」二字蒙蔽,而是要為「長期居留」早做打算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