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,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,正式推出所謂的「金卡」(Gold Card)簽證項目。相比年初提出的原始版本,如今的金卡價格大幅下調,從最初傳出的 500 萬美元降至 100 萬美元(個人)和 200 萬美元(公司贊助員工)。這一「打折」政策引發了全球移民圈的廣泛關注,也讓不少華人開始問:這是不是一條新的移民捷徑?
從500萬到100萬:政策的轉折
年初媒體爆出「500 萬美元買綠卡」時,很多人覺得這只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概念,很難真正落地。現在的調整讓金卡看起來更接地氣,至少在數字上不再遙不可及。
而且,500 萬美元的版本並未徹底消失,而是被轉化為「鉑金卡」(Platinum Card),主要針對超高淨值人士,未來可能附帶稅務或居留便利的特殊待遇。不過,對於大多數申請人來說,如今的 100 萬美元門檻才是重點。
與EB-5投資移民有何不同?
大家熟悉的 EB-5 投資移民要求申請人在美國投入資金並創造就業崗位,審查複雜,排期漫長。金卡則更像是一筆「捐贈」,無需證明就業創造,也沒有複雜的項目要求,看似流程更簡化。

但這種「用錢買身份」的方式,法律爭議依然存在。畢竟,美國的移民體系原本強調就業、家庭團聚、人才引進,而不是單純靠金錢。國會是否接受,法院是否認定總統有權設立新類別,都是後續可能的變數。
對於有實力的申請人來說,這是一條更直接的路徑。尤其是企業贊助型金卡,公司為員工支付 200 萬美元,就能幫員工拿身份,並且名額可轉讓,這讓不少跨國企業眼前一亮。
然而,風險同樣顯而易見:
法律挑戰:政策是否最終生效,還要看國會和法院的態度。
排期問題:即便交了錢,如果所屬國家簽證排期緊張,仍可能要等。
身份可撤銷:金卡身份並非「鐵飯碗」,若出現安全或違法問題,美國政府可隨時取消。
資金不可退還:如果政策被叫停或者申請被拒,捐贈款項可能無法退回。
對於華人群體來說,面對金卡新政,首先需要保持冷靜,不要因為「打折」就盲目行動。畢竟目前細則還沒有完全明確,未來仍有很多可能變動,因此最明智的做法是持續關注官方公告和政策走向,避免倉促決定。
其次,即使金額從 500 萬美元降到了 100 萬美元,這對大多數家庭而言仍然是一筆不小的支出。申請人需要認真評估自身的經濟實力,考慮資金的合法來源、家庭整體的財務安排以及未來可能涉及的稅務義務,確保自己在心理和實際操作上都做好準備。
再次,金卡並不是唯一的移民途徑。對於大多數申請者而言,職業移民(EB 系列)、親屬移民、以及特殊人才類移民依然是更加穩妥和主流的選擇。因此在做決定時,不妨多渠道並行,綜合比較各種路徑的可行性和風險。
最後,不容忽視的是稅務與合規問題。金卡涉及的捐贈款項必須來源清晰、合法合規,否則即便申請獲批,也可能因後續審查出現風險。同時,捐贈資金也可能帶來未來的全球稅務影響。因此,提前規劃稅務和資金安排至關重要,最好在專業律師和稅務顧問的協助下制定方案,以免留下後患。
「金卡」從500萬降到100萬,確實讓人覺得更有「落地感」。但它是否會真正成為新移民通道,還是會在法律挑戰和實際操作中遇阻,現在還沒有定論。對於有實力的朋友而言,這或許是一扇新的大門;而對於大多數申請人來說,保持理性和謹慎,仍然是最明智的選擇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