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美國讀書,曾經被無數國際學生視為人生躍遷的金鑰匙。但隨著政治風向不斷變化,特別是川普政府近年來對移民政策的強硬態度,這扇門的門檻正變得越來越高。
還記得2020年疫情初期那場轟動全國的「國際學生驅逐風波」嗎?當時移民與海關執法局(ICE)一紙公告,要求所有持F-1簽證的國際學生必須修讀面授課程,否則將被吊銷簽證、強制離境。各大高校群起反對,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甚至聯名起訴聯邦政府,最終迫使川普政府撤回該項政策。那次事件雖然告一段落,但卻讓全球留學生第一次真實體會到:即使在最頂尖的大學裡,外國身份也可能在一夜之間變成風險。
這只是開始。就在最近,川普政府試圖再次對國際學生群體施加限制:暫停新的F1學生簽證面談、擴大社交媒體審查,甚至宣布要取消國際留學生的簽證。哈佛大學率先站出來反擊,成功獲得法官延長對川普政府限制措施的禁令,有效阻止了政府終止外籍學生入學的企圖。
據估計,自今年3月以來,已有超過4700名國際學生受到政策影響,被吊銷簽證或終止合法身份,部分學生甚至被關押調查。就在兩週前,全國範圍的學生組織贏得一項聯邦禁令,阻止政府任意終止學生身份。同時,國務院也宣布將「積極追查」中國學者群體,理由是國家安全考量。
法律上,這些操作是否合法合規?值得一提的是,政府此次行動使用了FBI主導的NCIC(國家犯罪信息中心)資料庫篩查130多萬名國際學生的紀錄,由僅20名工作人員操作,篩出6400個疑似案例。許多學生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,發現自己的SEVIS(學生與交流訪問者信息系統)紀錄已被終止。

問題在於,NCIC本身並非為移民用途設立,其數據主要依賴州和地方政府的上報,往往不具備終審效力。這樣的操作方式不僅違反程序正義(Due Process),更可能對無辜學生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。司法部律師Elizabeth D. Kurlan在4月的聽證會上承認,僅憑NCIC結果終止身份是不合理的,ICE已暫停該項措施並承諾將恢復被錯誤終止的學生身份。
與此同時,川普政府還將目標對準參與巴勒斯坦抗議的留學生,並以此為由進行簽證吊銷或拘押。例如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Mahmoud Khalil和塔夫茨大學的Rümeysa Öztürk,前者至今仍被關押,後者雖已獲釋,但案件仍在進行中。國務卿Marco Rubio在新聞發布會上甚至宣稱:「每次我發現這些極端分子,我就撤銷他們的簽證。」
儘管如此,美國司法系統尚在發揮作用。例如,喬治城大學學者Badar Khan Suri成功以《第一修正案》捍衛言論自由權利而被法院裁定釋放。
但即便如此,風險仍未解除。目前的臨時性禁令只能阻止進一步的拘押和身份終止,簽證吊銷仍可能繼續。專家指出,行政部門很可能會上訴,而針對中國學生的審查也不在此次禁令保護範圍內。
我們建議所有國際學生務必注意以下幾點:首先,要確保I-20狀態有效,及時註冊課程,不參與非法就業。其次,在社交媒體上避免涉及極端、敏感或激進內容。再次,如收到ICE、學校、海關等機構通知,需立即聯繫移民律師,切勿自行處理。
如果身份被終止,仍可依據8 CFR §214.1(c)(5)提出恢復申請(Reinstatement),或考慮轉換身份、申請庇護、TPS等路徑。歸根究底,這場政治風暴背後,不僅是對國際學生群體的管控升級,也是整個移民政策收緊的縮影。而在法律面前,沉默只會加劇不公,合法維權才是我們最強的武器。
如您或您的親友正面臨F-1身份問題、簽證被撤銷、收到政府信函或調查通知,請立即聯繫華明勝律師事務所,我們將用最專業的力量,幫您在動盪中穩住陣腳,守住在美留學的合法之路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