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4月2日,美國移民局(USCIS)發布了一項引發廣泛爭議的新政策,明確表示其政策手冊已更新,自即日起,移民系統將僅承認「男性(male)」與「女性(female)」兩種生理性別(biological sexes),其他性別身分或性別認同將不被承認為正式法律身分依據。
此項政策的頒布,與2025年1月20日由現任總統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《捍衛女性免受極端性別意識形態影響,恢復聯邦政府的生物學真實性》(Defending Women From Gender Ideology Extremism and Restoring Biological Truth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)一脈相承。

面對這項政策更新,我們華明勝律師事務所第一時間收到許多客戶與社區朋友的諮詢:「我是跨性別者,還能申請綠卡嗎?」「出生證明上的性別與我現在的性別不同,會不會影響申請?」「我已經更改了性別的護照與駕照,移民局還承認嗎?」……
今天,我們就來談談這項新政策到底代表什麼,它將影響哪些人、在那些申請中會體現出來、遇到問題該如何處理,以及我們律師事務所能為您提供哪些協助。
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:美國移民法從未真正解決的議題
首先讓我們釐清背景。美國法律在過去幾十年間,對於「性別」的認定標準一直處於演變與模糊的狀態中。
以往,USCIS在認定性別時通常會參考申請人提供的出生證明、護照、法院性別更改判決書、醫療診斷證明等多種文件,並以個案方式進行綜合判斷,某種程度上為跨性別者提供了操作空間。
特別是在歐巴馬時期與拜登政府期間,聯邦政府更接納了「性別認同」(gender identity)的概念。例如,部分申請人在I-485表格上可以標註「X」性別;綠卡、工作卡、歸化文件也可反映性別更改。
但此次新政明確表示:移民系統將回歸「僅承認兩種生理性別」的原則,並將以出生證明上所列的性別作為判準。若出生證明無法辨認性別,則會依據「次要證據」來判定。這意味著,對所有在出生證明以外進行性別更改的申請人,USCIS將不再優先採信其「現有身份」,而是回到原始登記。
哪些人可能受到直接影響?
雖然政策中並未明示針對對象,但實際上,跨性別者(transgender individuals)與非二元性別者(non-binary individuals)將是首當其衝的影響族群。
例如:
- 已透過法院程序更改性別,且在護照、州身分證件上使用「X」或與出生證不符性別者;
- 在I-589(庇護)、I-485(調整身分)、N-400(歸化)等申請中,所申報性別與出生紀錄不一致者;
- 曾接受性別重置手術並希望在移民文件中更新性別者;
- 跨性別人士透過婚姻申請移民,其婚姻合法性依性別認定標準判定。
這項政策將如何影響申請流程?
根據USCIS現有公告,新政策適用於所有4月2日後遞交或仍在審核中的移民申請。若申請人提供的性別資訊與出生證明不一致,可能面臨:
- 審理延誤:USCIS表示此類案件因須額外審查,審理時間將會延長;
- 補件通知(RFE):申請人可能被要求提供更多「次要證據」,例如出生醫院紀錄、小兒科醫生證明等,以解釋性別差異;
- 部分表格遭退件:如I-90更換綠卡時標註「X」,可能導致退件;
- 證件性別不被採信:即使護照或ID上為更改後性別,USCIS可能仍以原始出生紀錄為準。
更重要的是,美國移民案件中,文件一致性至關重要。若文件中出現姓名、出生日期或性別不一致,且未能合理解釋,將可能影響審核官對申請人誠信的判斷,進而影響核准結果。
若您屬於受影響族群,該怎麼辦?
若您身分文件中存在性別資訊不一致,或已進行性別更改程序,建議您:
- 保持冷靜。儘管政策收緊,目前尚未明確禁止性別不同者申請移民,USCIS仍表示接受「次要證據」作為補充,只要準備得當,案件仍有機會通過。
- 儘速整理文件。包括出生證明(原文與翻譯)、法院判決書、醫療性別更改紀錄、心理評估報告、駕照與護照副本等,確保所有資料能形成完整邏輯鏈。
- 避免隨意填表。許多申請人因不了解政策,在表格上填寫了慣用性別,卻與出生紀錄相衝,反而影響申請。
- 儘早諮詢律師。在政策收緊背景下,從填表、補件到面談,都需專業律師協助,以降低遭拒風險。
我們作為長期服務加州華人社區的移民律師團隊,特別熟悉多元文化與身分認同交錯下的法律細節。針對本次性別政策更新,我們提供:
- 性別資訊不一致個案的專案諮詢;
- 文件一致性審核與補救建議;
- 跨性別申請人RFE補件撰寫與解釋;
- 面談準備,避免「性別矛盾」引發審核質疑;
- 移民過程中所有涉及性別的風險預判;
- 若因性別問題遭拒,提供行政訴訟與上訴服務。
我們始終相信,無論政策如何更迭,法律的尊嚴與個體的尊重應並行不悖。身分認同值得被尊重,移民申請更應被保障。在不確定中,我們願成為您堅實的法律後盾。
Leave a Reply